导航菜单

2024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举行第六讲

发布时间:2024-05-20| 来源:研究生院 | 作者:蒋伟 钱隽 刘家君| 浏览:

5月17日上午,我校2024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六讲在崇真楼演播厅继续进行。副校长佘朝文教授为2023级研究生作题为《生命科学:历史、前沿和方法论》专题讲座。

佘朝文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生命科学的历史渊源、当代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次演讲不仅回顾了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还对21世纪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展望,对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佘朝文指出,生物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其词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作为研究生命物体的科学,生物学涵盖了从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到动物学、植物学等应用学科的广泛领域。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服务于农业、工业、医学等多个实践领域。在追溯生物学的历史时,他提到,生物学的渊源可追溯至史前时期,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了对动植物的驯化,如狗、猪、牛、羊、马、鸡、鸭等动物,以及黍、小麦、水稻、玉米等植物。这些驯化活动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还促进了文明的发展。进入十九世纪前,生物学主要以描述性科学为主,关注形态学和胚胎学,进行物种分类,并在农业和医疗实践中积累知识。十九世纪是生物学迅猛发展的时期,生理学、进化论(演化理论)和细胞学说是当时最重要的三个领域。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细胞学说的建立,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以来,遗传学的发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分子层面的研究。佘朝文教授特别强调了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诸多前沿领域,包括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干细胞研究、脑科学、生物育种等。

关于“如何进行生物学研究”,佘朝文提出建议:掌握科学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论是关键。他以形成假说和验证假说的经典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孟德尔如何用测交验证法和自交验证法来验证孟德尔自己提出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

佘朝文的精彩讲解,使广大研究生们得以了解生命科学从史前时代的生物学知识积累到现代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探索永无止境。也使广大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科研方法运用方面受益匪浅,开阔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了科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