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下午,我校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在崇美楼129报告厅举行。副校长殷晓元教授作题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安身立命的力量——以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人生为例》专题报告。
讲座伊始,殷晓元对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的生平、荣誉和成就作了简要概述,让同学们对叶嘉莹在中国古典文学界的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有了初步认识。他通过图文和专访视频,从“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摆渡的女神”三个角度,回顾了叶嘉莹充满挑战却辉煌的一生,结合个人经历和诗词鉴赏,全面展示了这位诗词大师的百年人生。他概述了叶嘉莹一生的四个阶段,从早年生活到在台湾教学、北美传播文化、最终回国教书,并分析了她每个时期的生命理解如何影响她的文学作品风格。通过叶嘉莹三次精神挫折的经历,展示了她的诗词主题从自然景象到人生经历的演变,以及她如何在绝望中保持“莲心不灭”的精神。他回顾了叶嘉莹的挑战人生,包括早年丧母、流离失所、晚年丧女等,揭示了她如何通过诗篇表达生活、实践诗篇,并通过这些经历展现了她的品格,如“弱德之美”和“菩萨心肠”。最后,他探讨了古典诗词的实用价值,强调诗词中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认为诗词是诗人智慧和品格的体现,能够为人们提供面对困难时的力量,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韧。
本次讲座通过叶嘉莹的生平、作品和思想,以诗词为媒介,指导研究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修炼身心,发现生活之美,汲取精神力量,找到人生方向,培养家国情怀和文化担当。讲座使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激励大家在传承和弘扬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
(一审:陈一 二审:徐杰 尹荔玮 三审:彭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