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我校学子在多项材料类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8-26|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者:| 浏览:

近期,我校学子在多项材料类国家级赛事中捷报频传,凭扎实专业功底和突出创新实践能力屡创佳绩。他们在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等重要赛事中过关斩将,斩获8项一等奖,彰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厚积淀与显著成效。

7月11日至13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第十一届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总决赛在西安理工大学落幕。此赛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是材料热处理领域顶级赛事。本届吸引全国219所高校2235支队伍报名,经选拔965支队伍晋级总决赛。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15支队伍参赛,8支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中,周宇涛老师指导、栗萱任队长的“基于马氏体分级淬火的汽车制动用轮毂轴承钢热处理工艺研究”项目,以及郑东升老师指导、樊宜昊任队长的“形变热处理微合金化低硅多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项目,均获本科生组一等奖,展现了我校学子在材料热处理工艺创新与应用研究中的实力。

第十一届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获奖名单

序号

作品名称

队长姓名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奖项

1

基于马氏体分级淬火的汽车制动用轮毂轴承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栗萱

刘子毅、 朱妍、黄艺璇

周宇涛

一等奖

2

形变热处理微合金化低硅多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樊宜昊

周欣姿、李飞

郑东升

一等奖

3

形变热处理 Nb-Mo-Al系TRIP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程琬滢

胡洁西、蒋佳怡

郑东升

二等奖

4

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的圈套的热处理工艺优化

邓依佳

孙孟起、唐浩迪

阳建君、陶韬

二等奖

5

航空发动机用圆柱滚子轴承热处理工艺调控

高达

赵宇杰、吴思奇、徐天姿

刘俊伟、欧玲

二等奖

7月25日至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徕卡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暨“永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大会在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举行。作为材料类专业高规格、大规模赛事之一,本届大赛吸引全国562所高校、3700余名师生参赛,规模创历届之最。我校学子表现出色,彭旺获个人一等奖,刘伯斌、杨明获二等奖,王宁、杨冬、邓希、文屿获三等奖,学校还荣获团体二等奖,创造最佳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体现了学校在基础技能培养上的扎实功底。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主办单位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获奖等级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彭旺

刘富生、丁燕鸿

一等奖

2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杨明

王建丽、何武强

二等奖

3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伯斌

王建丽、何武强

二等奖

4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彭旺

刘富生、王建丽、何世文

团体二等奖

5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杨冬

王建丽,何武强

三等奖

6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邓希

何武强、王建丽

三等奖

7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文屿

何世文、何武强

三等奖

8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王宁

何武强、丁燕鸿

三等奖

8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失效分析分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欧波同杯”失效分析赛总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落幕。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伍延续强劲态势,在与来自全国122所高校、23家企业的461支队伍、1679名选手的激烈比拼中,凭借扎实专业知识和卓越创新能力,斩获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再次展现该学院在材料失效分析领域的强劲实力。

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欧波同杯”失效分析赛总决赛结果

序号

比赛类别

作品名称

参赛选手

指导老师

获奖等级

1

研究生创意赛

Failure analysis on aluminum alloy drill pipe with pits and parallel transverse cracks

夏毅、刘晗

郑东升

一等奖

2

本科生创意赛

航空发动机轴承烧伤失效分析

罗霜霜、石昀熙

郑东升

一等奖

3

本科生创意赛

航空发动机轴承烧伤失效分析

傅宇、傅强

阳建君

二等奖

4

本科生创意赛

P92无缝钢管裂纹失效分析

周欣姿、凌祥伦

郑东升

二等奖

5

本科生创意赛

Failure analysis of cracked P110 repaired tubing used for gas transmission

廖美连、欧梓健

吴琴

二等奖

8月7日至9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费马科仪 - 鼎竑杯”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材料分析大赛总决赛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举行。该赛事于2025年从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中独立增设,首届便吸引162所高校的1516支队伍、3032名学生参赛,336支队伍晋级总决赛。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文昊、朱裔荣老师指导的常子丹、张北团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一等奖,展现了该学院学子在材料分析领域的实验与创新能力。

7月20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中,我校多支队伍在本科生与研究生赛道均表现突出。本科生赛道获一等奖2项(“低成本ZX01锌铝合金冶炼及组织性能研究”,队长孙孟起;“转炉炼钢”,雷树仁、聂艳丰)、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研究生赛道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该赛事涵盖科技创新与仿真实训两类,全面考察学子在冶金工艺研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获奖名单(仿真实训类)

序号

单元

项目

选手姓名

指导老师

组别

等级

1

仿真实训

转炉炼钢

雷树仁、聂艳丰

周宇涛

本科组

一等奖

2

仿真实训

转炉炼钢

罗威丞、朱坤

朱博洪

本科组

二等奖

3

仿真实训

火法炼铜

夏唯桓、易圣杰

夏志美

本科组

三等奖

4

仿真实训

火法炼铜

邹天豪、王才艺

夏志美

研究生组

三等奖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获奖名单(科技创新类)

序号

作品名称

队长姓名

队员姓名

团队层次

等级

1

低成本ZX01锌铝合金冶炼及组织性能研究

孙孟起

邓依佳、唐浩迪

本科组

一等奖

2

轻量化困境破局者—高强塑积Nb-Mo-Al系TRIP钢的研发

程琬滢

胡洁西、蒋佳怡

本科组

二等奖

3

基于粉末冶金原理的SiCp/6061Al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优化及组织性能调控

孔维程

赵学远、梅航、张天一

本科组

二等奖

4

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催化降解高氯酸盐废水

周紫茵

詹嘉妮、胡锐旭

研究生组

二等奖

5

激光熔覆Stellite6/WC复合涂层材料

任振

赵康伟、邓依佳

研究生组

二等奖

6

120mm厚Q460E高强度特厚板的研发及组织性能研究

周嘉弈

丁佳、柏芸

本科组

三等奖

7

锰锌共擎—α-MnSe多面体微球强化储锌与H⁺/Zn²⁺共嵌入机制

常子丹

张北、吴奕恒、王梦琪

本科组

三等奖

8

Ag⁺沉积时间对6061抗菌铝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彭智伟

覃丽、彭俊霖

研究生组

三等奖

9

炭热还原含铟废料回收金属铟的理论分析与工艺研究

蓝宇豪

雷干伟、赵学远

研究生组

三等奖

这一系列佳绩的取得并非偶然,是通过搭建高水平赛事平台,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打破传统课堂局限,推动知识向创新应用转化的结果;是我校学子扎根实验室辛勤付出、指导教师全程陪伴悉心指导的心血结晶;更是该学院长期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理念的体现与证明。未来,学校将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进一步擦亮工业底色,完善竞赛组织与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师生深耕相关领域,在科研创新赛道勇攀高峰,探索前沿技术与应用,为学校学科发展注入活力,为行业创新贡献力量。

(一审:李永清  二审:徐杰  三审:邓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