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我校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正式开讲

发布时间:2025-05-13| 来源:研究生院 | 作者:蒋伟 徐艺能| 浏览:

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跨学科融合与综合素质培养,5月12日上午,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在崇美楼129报告厅正式启动。首场讲座特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曹步清教授作题为《智创未来:人工智能、AI大模型及智能推荐应用》专题报告,220余名师生代表线下聆听讲座,讲座通过“主会场+分会场”直播形式覆盖全校24级研究生1270人。

曹步清以“数字人+AI智能体”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导入,借助AI数字人的双语教学,介绍了人工智能这一前沿议题的研究背景,让大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简史、人工智能前沿--AI大模型、AIGC的应用与实践、智能推荐系统典型应用四个部分展开论述,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示,全方位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巨大变革和进步。他以图灵测试为切入点,追溯了人工智能诞生、发展的全部历程,并对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类型以及未来发展的五个阶段作了简单介绍,引导同学们关注AI公务员、虚拟教师、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办公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思考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等AI技术引发的现实问题。随后,他从概念界定、发展历程、使用示例、本地部署等多个维度对AI大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讲解了Transformer架构对大模型发展的革命性意义,比较分析了ChatGPT、Sora、DeepSeek、豆包等国内外多款主流大模型的应用强项和突破性进展,并以“大模型幻觉”这一不确定性现象为例,提醒大家在日常使用中需对大模型生成内容进行仔细验证和甄别。此外,他还进一步讲解了不同类别AIGC的应用实践。为了让研究生们更好地掌握AI大模型的应用,现场演示了用DeepSeek +Kimi制作PPT的步骤流程。最后,他联系“信息过载”“信息茧房”两大技术伦理问题,深刻剖析了智能推荐系统的架构原理。他强调,AI仅能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学生去科研和思考。

本次讲座深度融合学科前沿与育人实践,既展现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亦贯穿对技术伦理的辩证思考。据悉,作为学校研究生课程综合改革的重点项目,《科学与人文素养》课程自2018年启动至今,历经七年探索创新,形成了“前沿引领+思政融通+多元协同”的特色育人模式,成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全链培养的示范性平台,获批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经成为我校课程综合改革和课程思政改革的特色亮点。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研究生院将聚焦智能科技、生命科学、传统文化等特色领域,邀请十七位知名学者专家开讲,系统呈现人工智能伦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形势分析等交叉学科议题,通过多元学科对话赋能研究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科研人才注入新动能。

(一审:陈一 二审:徐杰 三审:彭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