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展示-《<湘报>与晚清湖南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研究(1897-1911)》:

发布时间:2022-04-18| 来源:社科处 | 作者:| 浏览:


奖项类别:学术类著作

成果名称:《<湘报>与晚清湖南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研究(1897-1911)》:

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5

主要作者:阳海洪,阳海燕

学科门类奖励等级:新闻学/三等奖

一、篇章结构

1、 《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早期的媒介环境;

2、《湘报》与湖南现代报纸形态的形成;

3、《湘报》与湖南早期现代信息传播模式;

4、《湘报》与湖南早期现代新闻思想的建构;

5、《湘报》与湖南政府早期现代形象构建;

6、时务学堂争议事件与晚清湖南政府的舆情应对;

7、湖南新闻事业早期现代化的百年审视。

二、主要内容

在湖南新政运动中产生的《湘报》,利用后发优势,在媒介技术、新闻业务、报业经营等方面,推动了湖南新闻事业的现代化进展。《湘报》建构了“启蒙者”传播模式和“报为民史”的现代新闻思想,构建了“敢为天下先”的湖南形象,推动晚清湖南社会变迁和新闻思想的现代化。时务学堂事件是近代湖南士林第一次大规模意识形态论争与分化。面对以报刊为载体、以政党为组织形式、以权利为诉求目标的公共舆论,晚清政府缺乏文化领导权建设。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具有外源性、被迫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虽进展迅速,但其政治化思维、功能论文明观和极致性思维,导致其从“后发优势”转变为“后发劣势”,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三、观点和方法创新

“媒介生态史观”将“地域”纳入历史研究之中,视“湖南”为具有独特文化与地域特征的历史场域,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了富有文化特色的地域样本和新的研究方法。而介于抽象综合性和具体经验性之间的“中观”研究,提炼出问题意识鲜明且富有阐释效度的理论成果,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了“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等概念工具,构建晚清湖南新闻史的新景观,弥补了目前对晚清湖南新闻史研究薄弱的局面。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本书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结项成果,结项鉴定为“优秀”,相关章节以论文形式在《国际新闻界》、《出版与发行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出版后,学界在《湖南日报》《青年记者》《新闻爱好者》等报刊上撰写书评予以推介,并获得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五届新闻传播学术奖——方汉奇奖三等奖和株洲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红网、《株洲日报》、株洲广播电视台、《湖南工业大学报》进行了采访报道。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柯敏同志予以积极评价,称赞本书“观点鲜明,有清醒的历史反思与思辨力量,应予重视。”